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服务与支持 >  技术资料

服务与支持

SERVICE & SUPPORT

池塘“倒藻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
所属栏目:技术资料 发布时间:2017-03-20 浏览次数:2015次

“倒藻”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,导致水色骤然变清、变浊(有黄浊、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),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。

1、“倒藻”发生的原因:一是气温的突变;二是人为管理不当,包括施肥补肥时机把握不好,换添水的时间、数量不对,换添水之后没有及时保肥,消毒药用量和时间不妥等。

2、“倒藻”的形成过程:发生“倒藻”时,水体理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。一是水中少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,溶解氧下降,二氧化碳增加,导致pH值迅速下降,一般会在7.5以下;二是由于大量死藻的分解,会加大氧的消耗,产生氨氮和亚硝酸盐。而池塘本身的自净细菌不能及时分解大量的死藻,特别是遇上阴雨天时更明显;三是水中的原生动物大量繁殖起来,反过来抑制藻类的生长;四是缺乏藻类的沉降作用,水中悬浮物(微尘、粪便、死藻等)成混浊状态。

3、“倒藻”的主要危害:藻类老化导致鱼类突然死亡,池水透明度过大,引起底栖青苔滋生。青苔光合作用较强,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,限制了浮游藻类的生长,引起有害菌大量繁殖。水体溶氧急剧下降,氨氮、亚硝酸盐过高。而且池水清澈见底,不利于鱼虾的栖息,会导致鱼虾藻类毒素中毒、缺氧、发病、死亡等。

4、“倒藻”的预防措施:一是高温季节应保持每天加少量水(一定要在早上加);二是经常补充少量的肥(发酵过后是最好的);三是补充微量元素(高温季节最容易缺少微量元素 特别是镁和炭);四是多开增氧机(预防水分层);五是泼洒清热解毒的药物。

5、“倒藻”处理方法 :一是检测pH值,如果偏低,用生石灰水泼洒调节;二是注意增氧,特别是对虾规格较大或密度较大时,同时投放抗应激和解毒的药物;三是补充新水,肥塘;四是检测水中是否有大量原生动物,如果是则应先杀灭后再肥塘;五是有时绿色的水体变混浊后,其中会有大量的甲藻,水色是黄泥色的,此时应用灭藻剂来处理,再考虑肥水;六是切忌盲目施放肥料、底改和活菌,以致延误时机并加大处理难度。(作者:郭凤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