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  行业中心
长江的“喜与忧”:镇江出现大量野生鲢,鲥鱼为何处境堪忧?
所属栏目:行业中心 发布时间:2022-06-15 浏览次数:428次

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,被誉为“淡水鱼基因库”、“渔业摇篮”,在资源养护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长江水流至下游,江面变宽变广,洲滩数量变多,两岸湖荡贯通,组成了国内最大的水网系统。在河湖交错的环境下,鱼类资源蓬勃发展,数百种鱼栖息繁衍,渔业生产呈现出“鱼虾共舞”的繁荣景象。

长江禁渔以来,江苏段屡次出现“鱼群爆发”的热闹场面。例如:在江苏南京段,有网友在江边漫步时发现,水面出现了一条数米宽的“黑线”,仔细一看,原来是由无数鱼苗组成的鱼群!

这些鱼苗目测仅有3~5cm,但数量多到把江边“染黑”,场面相当震撼。据推测,这批鱼苗很可能是四大家鱼的幼鱼,还需3~5年才能发育成熟,最大可长到50公斤以上。四大家鱼皆是洄游性鱼类,具有“长江中出生,湖泊中生长”的特性,其后代在江边聚群迁徙属于本能行为。

这表明,长江的野生鱼种群正在逐步恢复。禁渔10年,能为家鱼提供2~3代的繁殖机会,再加上三峡大坝营造的“人工洪峰”,家鱼自然繁殖的规模正在扩大,生态调度效果显著。此外,下游的江苏、安徽也在坚持鱼苗放流,进一步提高了鱼群的丰富度。

无独有偶,最近在江苏镇江江段,渔政执法人员在巡江时也拍下了喜人的一幕:大量的鲢鱼争相跳出水面,在江面上激起朵朵浪花,场面十分热闹。

视频显示,这群鲢鱼的数量保守有100多条,规格多在5斤以上,规模之大确实非常罕见。渔政人员推测,可能是船只的螺旋桨搅动江水,发出的声音惊扰了鱼群,所以才出现了“鲢鱼炸水”的场面。

鱼多还有繁殖期的到来有关。4~6月份是白鲢繁殖的黄金时期,亲鱼在产卵前需集中洄游,洄游途中实现生理与生态的结合,促性腺激素得以分泌并作用于卵巢和精巢。因此,繁殖期的鲢鱼更容易聚群,这也是鱼群大量涌现的重要原因。

镇江鱼群肉眼可见,就连巡江几十年的老渔政也不禁感叹:“真是好多年没有见到过这种场面了”!

长江下游禁渔确有进展,但“成色有限”,因为下游的“标志性鱼汛”还未恢复。

长江下游是指湖口县至出海口的长江河段,全长938公里,先后经过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等省市。其中,江苏段的位置十分特殊,是下游距离河口最近、且岸线较长(两岸岸线810公里)的一个省份,对于长江鲥鱼、刀鱼等特有鱼类至关重要。

以江苏镇江为例。镇江以江为名、因江而兴,该段全长103.7公里,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,渔业资源极为丰富。资料显示,镇江段的鱼类共有140多种,除了四大家鱼之外,还曾盛产长江鲥鱼、长江刀鱼等名贵鱼。作为鲥鱼、刀鱼洄游途中的重要“驿站”,镇江渔民自然是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,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。

鲥鱼、刀鱼都是溯河洄游型鱼类,幼鱼是“江中出生,海中生长”,洄游距离更长,路线也更固定。其中,刀鱼的繁殖期是在每年2~3月,鲥鱼则是4~5月。在相应的捕鱼季节,长江下游就会“定期”出现大规模的捕鱼队伍。

仅在1974年的鲥鱼鱼汛期,江苏、安徽、江西三个省份就投入了2000余艘渔船,出动渔民劳力6000~7000人,江面布满了无数的流刺网。当时,沿江渔民普遍将小网改成了大网,单层刺网改成三层刺网,材质也从棉、麻改成了尼龙胶丝,大大提高了捕捞能力。

据年报统计,1974年镇江渔民捕获了200.75吨鲥鱼,全国总产量为1575吨,长江鲥鱼渔业迎来了登峰造极、空前绝后的高潮。但从1975年开始,鲥鱼产量每况愈下,1986年全国总产只有12吨,江苏、安徽多地鱼汛相继消失,这其中也包括资源禀赋非凡的镇江。

1987年,长江下游全面禁捕鲥鱼,但为时已晚,背后的原因令人惋惜。

一是因为鲥鱼的繁殖群体遭到了重创,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衡。

鲥鱼的产卵能力非同小可,每条成熟的雌鱼可产下100万~330万枚卵,要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,雌雄的性别比最好为1:2或1:3。但在80年代,雌雄鲥鱼的性别比已经降到了1:5、1:6,这意味着雌鱼严重减少,繁殖能力大大下降。当雌鱼少于1000条时,繁殖上很难形成规模效应。遗憾的是,这种“不祥征兆”并未引起人们的重点关注。

二是赣江的产卵场受到了大坝阻隔,即便有幼鱼侥幸孵化,入海途中也会遭到误捕。

鲥鱼洄游的终点在江西赣江,新干至吉安江段是全国著名的鲥鱼产卵场。自从赣江建成一系列梯级电站后,鲥鱼的洄游通道被截断,6~7月份的涨水频率和洪峰强弱发生变化,这也导致亲鱼无法顺利产卵。

80年代时,能成功孵化的仔鱼为数不多,这些仔鱼会逗留在鄱阳湖南部,在水浅流缓的水域生长。直到15cm左右时,幼鱼才进入近海生长。在入海之前,大量的幼鱼被江湖的毫米网捞起,入网鲥鱼的体长甚至不足5公分。仅在湖口县,高峰年份就曾有7.74吨鲥鱼鱼苗被打捞。

到了安徽、江苏等下游河段,幼龄鲥鱼还会再经历一次围捕。在江苏靖江县八圩水产站,长江的野生幼鱼曾是主要的收购水产,3公分左右的幼龄鲥鱼占比曾达40%,产量足有22.7吨。这种不合理的捕捞、销售方式,给鲥鱼的补充群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。

最后一条长江鲥鱼,报道见于20世纪90年代。考察队走访得知,安徽无为县的一名张姓渔民于1994年5月中旬曾在芜湖江段作业,意外在渔网中发现了一条1公斤左右的鲥鱼(误捕)。1996年时,长江水产研究所开展了“鲥鱼搜索计划”,连续21天累计捕捞400多个小时,最终仍未找到一条鲥鱼。

总产量曾达千吨的鲥鱼渔业,最终还是被宣判了“死刑”。

相比之下,长江刀鱼要幸运得多,不仅没有绝迹,还在长江下游保留了一定的繁殖群体。根据2004~2005年的调查,刀鱼在江苏段的渔获占比还高达5.2%,在十大优势物种中排名第5。2020年以来,长江刀鱼的数量不断恢复,江苏段的监测密度比往年已增加了2.5倍,单网可得几十条的资源量。

历史上也有很多被认为灭绝的物种,后来又被重新发现,比如:台湾云豹、腔棘鱼等等。在长江流域,“神秘物种”鳤鱼也一度消失近十年,随着长江生态好转,2020~2021年宜昌江段、鄱阳湖、洞庭湖等水域又接连发现了鳤鱼。专家对此也乐观表态:禁渔期间,鳤鱼的自然种群有望恢复。

总之,刀鱼和鲥鱼是长江所特有的两种鱼,长江下游是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。这两大标志性鱼汛仍未出现,长江禁渔仍需继续坚持。

有人可能会问了,消失多年的鲥鱼还有可能再现长江吗?

可能性还是存在的。学术界认为:物种连续消失50年后才能断定为“灭绝”,所以鲥鱼还需要继续观察。在繁殖的可持续性上,峡江县的下游还存在100多公里的天然水域,理论上是适合鲥鱼产卵的。如果长江中还有极少量的鲥鱼幸存,该物种的恢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。